创业路上,如何评价一个人、一件事的成功与否呢?没有人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,但正因如此,在没有尽头没有终点的创业途中,人们乐意把IPO当作一个里程碑。
2018年9月12日北京时间21时30分,蔚来汽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,证券代码“NIO”,首次公开募股发行价为6.26美元,发行1.6亿股ADS,募集资金约10亿美元,估值64亿美元。
“蔚来期待成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企业,打造以车为起点,分享欢乐、共同成长的社区。我们一起让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,我们有理由为自己骄傲。”八年后,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第二次站在纽交所的舞台,双手紧握,神采奕奕。已经有过两次上市敲钟经历的他,这次将敲钟时刻交给了十二位蔚来车主代表。
“我们为什么要去谈论一家只卖了481辆汽车的公司是不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呢?“
“因为同样的原因——年销10万辆汽车的特斯拉成为了通用汽车的竞争对手。”
2018年9月5日,美国一家投资平台Seeking Alpha上,对新能源产业投资感兴趣的网友们因为一则《蔚来是否将成为特斯拉竞争对手》的消息争论了起来。
而7天之后,2018年9月12日,这家总部位于上海、总销量不超过2000台的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,成为继特斯拉之后,第二家在美国进行IPO的新创电动汽车生产商。
显然,销量并非华尔街对一家“新创车企”的评判标准。投资者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态度,将透过NIO的股价得到现实的检验。而对于蔚来汽车和其创始人李斌来讲,决策与资本的博弈,才刚刚开始。
“蔚来们”的融资通道
2018年,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节奏大幅放缓,一级市场对于投资变得谨慎。与此同时,大量“独角兽”企业赴美或赴港IPO。
据投中研究院统计,2018年第一季度,中国VC/PE完成募资同比减少54.82%,募资规模同比下降74.85%。2018年前三季度,以搜狗、优信二手车、宁德时代、小米等为代表的一票细分领域“独角兽”企业,先后递交IPO;甚至有不少互联网企业不惜“流血上市”,以减轻资金压力。
一级市场的紧缩,让资本依赖型的新创企业,提高了生存的门槛。对于需要巨大资本加持的新造车企业而言,更是如此。据彭博社数据,2017 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共有投资事件 63 起,涉及总金额达 430.18 亿人民币。其中整车研发、制造领域共有 16 起投资事件,共计219.52 亿人民币融资。
现阶段,蔚来、威马、拜腾、小鹏等众多新创公司尚未累积起自身的绝对竞争力,“资本”成为这场“造车之战”的重要壁垒。
公开资料整理,蔚来汽车成立至今在一级市场共获得6次融资,融资金额超过22亿美元,上市前估值期待高达64亿-85亿美元。
蔚来汽车最新招股书中显示,在首次公开募股后,李斌将持有148,500,000股C类普通股,占总股本的14.5%,以及表决权的48.3%;腾讯是蔚来汽车的第二大股东,在首次公开募股后持有132,030,222股B类普通股,占总股本的12.9%,以及表决权的21.5%。
(注: Originalwish Limited和mobike Global Ltd的股权在招股书中统称为“方正车辆”,实际受益者为李斌。)
虽然在蔚来汽车的投资方中不乏腾讯、高瓴资本等顶级投资机构,但是在公司如此高的估值下,原有投资方必定谨慎加注。对于中小投资机构而言,蔚来融资体量已然过大,即使有心也无力跟投。蔚来现阶段若想继续在国内一级市场融资,空间越来越小。这种情况也将陆续反映在国内其他新创车企中。
上市,成为“蔚来们”一条可行的融资渠道。
是否天时地利?
为什么一家只服务于中国市场的公司,要选择远赴美国上市?而且选择在特斯拉退市风波的关口上市?对蔚来汽车而言,当下在美股上市,是否是个好时机?
我们先来看蔚来汽车运营近三年来的财务状况。
据蔚来汽车招股书公开数据显示,从2016年到2018年6月30日的两年半时间,蔚来汽车净亏损共计109亿元,且2018年的亏损呈现继续上升的势头。但有华尔街分析人士表示:考虑到蔚来汽车的现金数量,负债不会成为其发展的重大问题。
巨额亏损之下,蔚来坚持公开募股,除了资金压力之外,也是为了抢占中国新造车企业第一股的先机,以此获得资本市场更多的关注与机会。
“你去看美国资本市场,只要有投资人买,你就可以上市,这是投资者自我选择。公司利润很高,但没人买股票,一样不行。反过来,公司亏钱,像亚马逊,像特斯拉,有人买就值钱,就能融到资。这和国内不一样。”2018年6月,李斌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,对于上市,国内与国外有不同的逻辑与资本环境。
但也有投资人士表示,蔚来尚未在国外打开市场,投资人和用户最好在同一市场,以提高溢价能力。然而,盈利门槛及时间成本,成为不少本土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市的掣肘——
中国A股市场要求企业至少三年盈利,且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;或者最近一年盈利,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,才有资格进行首次公开募股。即使满足条件,在IPO之前,还需要进入一个耗时数年的等待名单。
在香港工作的职业投资者Financial Alphas认为,快速的首次公开募股过程和美国存托凭证,是蔚来汽车得以在中国内地上市的捷径。他甚至认为,蔚来选择在当下IPO,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绕过中国股市的限制。
是否值得投资?
“所有人都相信李斌,因为他们都从李斌身上赚到过钱。”有媒体曾如此评价李斌。
从易车到摩拜单车,李斌密集投资了从汽车媒体、汽车电商、整车制造、汽车后市场、移动出行等与出行产业相关的三十多家企业,作为幕后推手搭建起一个庞大的朋友圈。如今,蔚来汽车能否赢得华尔街朋友圈的信任?
市场研究机构Sanford C. Bernstein & Co驻香港分析师罗宾·朱表示,他看好蔚来汽车的理由是:蔚来有潜力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王者;而看衰该公司的理由则是:烧钱的速度令人担忧,而且还没有显示出具有变革性的产品需求。
若要说具有“护城河”性质的产品,蔚来汽车更在行的,或许是围绕用户圈层打造的社交及服务平台。以蔚来汽车APP为例,蔚来将其作为链接用户的触发集合阵地,重视内容生产以及用户互动,在用户管理系统和粉丝营销上创新求变。这也是目前为止蔚来汽车最具特色之处。
产品层面,蔚来汽车在招股书中梳理了中国纯电动SUV市场格局以及蔚来产品的定位。其认为:在2017年销量最高的十大BEV品牌中,只有特斯拉属于高端市场,而其他九个品牌均属于入门级市场;参考本土车企价格优势,ES8在高端纯电动车细分市场具有竞争力。
截至2018年8月31日,蔚来汽车共交付了1602辆ES8。有汽车行业投资人士曾表示,对于一家尚未脱离高速发展期的企业来说,上市是高风险且波动性极大,并不适合一家只有一款产品上市的车企。
职业投资者Financial Alphas则表达地更为直白:“我个人看法是,蔚来公司太年轻,没有完善到可以上市的地步。对我来说,这类似于风险投资,而不是公开市场投资。我不会卷进特斯拉是好投资还是坏投资的争论中。但是我认为,显然应该避免投资蔚来汽车——所谓的中国特斯拉。”
也有颇为看好蔚来汽车的投资人。关注长期投资的分析师Wilsonville Capital认为,特斯拉因其强大的品牌和测试性能可以保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,就像苹果公司一样。而蔚来的商业模式与特斯拉非常类似,加之百度、腾讯等投资机构的加持以及15778个尚未交付的ES8订单,蔚来似乎正在做一件非常有前途的事情。
VentureDeal首席执行官Donovan Jones则说:“蔚来拥有令人羡慕的增长前景,但首次公开募股价格并不便宜。”
上市,对一家公司重要吗?
上市犹如围城。墙内的特斯拉想离开,换取自主的商业决策权;墙外的蔚来刚迈进去,正欣欣然期待资本的回应。
“很多人关心上市,我觉得上市根本没什么可关心的,上市不就是一次融资吗?”李斌曾这样回复媒体对蔚来上市消息的关注。但是,无论如何,北京时间2018年9月12日21时30分,12位蔚来车主在纽交所共同敲响上市钟声的这一刻,终究是这家成立近四年的新创车企成长中的高光时刻。
期待这只是开始,而非终点。时间终将冲淡所有嘈杂还原本质,包括股价,包括评价。